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03 02:06:04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现出来。教材中选入了韩愈的《听雨图》,引导学生通过对这幅作品的`分析,初步感受艺术可以表现生活,艺术也可以表达情感。教材中还展示了一幅学生在下雨时兴奋地雨中游戏的图片,目的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了解雨是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简单了解艺术原于生活的道理。分析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表现人物动态特征。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学习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构思,激发表现欲望。大胆表现下雨中的人物、景物。说一说下雨时所见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动态和雨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看课本,欣赏学生作品。

同学们是怎样表现雨中的人?采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人与环境的表现方法。并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人物动态,教师加以指导和添加。

引导学生表现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内容:下雨时你见到的情景、有趣的事。提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生动的表现雨中的人物并添加环境。最后组织讲评: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学们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人物活动和雨中的趣事。我们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及时画下来。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

上午第四节是二年一班的美术课。

和往常一样,早起我在兜里装了几块糖和小饼干。第三节下课时我到班级抽查了课前准备情况,有5名孩子没有做好准备。

这节《认识我们身边的树》我打算采用先带学生到室外去观察、初步认识校园里的树,提出想问的问题,我们在回到教室上课。

上课铃响了,组织好纪律后,我宣布要带孩子们到操场看树,并宣布了要求,孩子们轻手轻脚的来到了一楼。在门厅有两盆盆栽树“我并不知道书名”,带领孩子观察时,有同学举报“班里的淘小子魏佳琳摘了一片树叶吃了,”等看到他时他说“树叶还挺好吃的”我为了“杀一儆百”把小魏留下来“保护这两棵树”。

(现在想来,多好的教育时间让我错过了呀,我可以带孩子们看看树叶上的.灰尘,闻闻树叶的味道,提醒和警告同学们,小树也有生命如果都像小魏一样,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一棵光头树了。)

接下来,我们围着校园认识了小榆树墙、美人松、龙须柳还有梧桐树。当时的梧桐已经有很多掉落下来的像豆角一样的豆荚皮里面还有小种子呢,20秒钟每个孩子捡了一大把。

带到班级后,我用事先准备好的墨水和他们交换。下一步就是吹树了。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3

目前教育局正在开展“德育渗透千堂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所教的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美术兼职教师,我经过深深思考结合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说一说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平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平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绘画创作课,主要点是在教学的发展阶段:我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叶脉的生长规律与用途,从而把获取真理的权力交给学生,激发其探究学习的欲望。从学生的作业来看,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都能够描绘出叶子中的叶脉特征。但是留给本人的遗憾也有很多,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路还不宽,如探究叶子的用途时还不够丰富,又如对作品的描绘也不够新颖等等。但反过来,我分析一下: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知识面不够丰富导致了想象力的匮乏,另一方面可能是我没有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所以造成了学生的'作品面貌单一。孩子们对叶脉的理解非常有趣,如有的孩子说:“许多叶子的叶脉就像鱼刺一样。”仔细一看,还真像。许多孩子运用了各式各样的线条来表现叶脉,甚至有学生在叶脉中间细细的勾画了好多弯曲的小线条,还告诉我:“这是水、这是养料。”看来对叶脉作用的理解促进了他们对叶脉的绘画表现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能吸引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融入与美术相关联的知识技能活动里,从中来提高他们观察、记忆、分析、想象和创造的能力,达到开发智力,激发潜能的效果。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5

通过《洒出成画》这一课,我感受颇多,也让我感动。随着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在这一课就让我体会更明显。

最开始,我还在担心,这一课带学生到室外会不会控制不了纪律,担心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在出教室以前我强调了几个要求,学生之前没有用水这样玩过,所以好奇心促使他们比以往更加的认真听。当上完一个班的课后,我彻底放心了,学生好像比以往更懂事了 ……此处隐藏3730个字……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由于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在大树底下玩耍、乘凉,他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渗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这一课教材分为二个版面,第16页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绘画创作《菩提树》,和一张树的照片,将艺术与生活进行比较,第17页展示了学生的作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大树上、大树洞里面小动物的生活,大树下小朋友做游戏,树根下面小蚂蚁辛勤的劳动,人为造成树木砍伐,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等情景进行联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进行想象,使学生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与小组同学密切合作,表现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作品。

在本堂课上我首先是运用“大树伞”的'动画视频作为导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本堂课的积极性,通过探究、交流、示范、展示等环节来引导学生对大树的了解和想象。最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2

本课是欣赏课,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使学生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对于2年级的孩子来说欣赏课没有手工和绘画有趣,所以首先我请他们说说先生活中的动物,再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他们的兴趣,了解自然界中动物的'一些特点,为下一步欣赏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做好铺垫的作用。然后欣赏书中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最后想想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相连。

总的来说本节课效果还不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3

在本课《灵巧的手》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激发他们良好的参与状态,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给予学生多角度的外部刺激,并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直接用手蘸颜料快速印出大树的树枝和树干,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下,学生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同时,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问:“边看边想,老师是用什么来画树枝和树干的?”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思考。接下来,老师又问:“谁能像我这样很快地给大树披上绿衣服?”学生急于表现、向往参与的状态被激发。在学生上台印手印时,老师问:“怎么只有大叶子,你能加点小叶子吗?”通过一个个新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调动起来,参与的愿望显得那么地强烈。有了学生参与的愿望、意识与情绪,在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学习的游戏性的前提下,我进一步鼓励学生借助手形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用语言、绘画、人体彩绘、表演等各种形式外化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活动。

整课的教学设计中,从平面手印图形,看立体实物、做立体手形,平面绘面表现,立体彩绘,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创设参与情境,使学生做到全程参与。在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时我做了许多尝试,如:在本课引导学生做手形展开联想时,我不仅设计了伸手出来做手形的环节,还设计了“你是怎么想的?”“能教教我吗?”等提问,使学生既参与了想、做、说,还参与教与评。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4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里,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爱”便由家而开始……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

学情分析

1.学生主体条件。

很多时候儿童都能够用五彩画笔创造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只要老师给予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就更能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现出来。选择温暖、美观、实用的家居图片,通过对同龄人创作的“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联想空间。但教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与促进外,不过多地示范和讲解,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用语也应尽量是肯定与鼓励。

2.适宜学生的工具。

考虑到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培养探索精神以及体验成功教学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常用材料,让学生坚决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师不进行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1、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2、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如何画出父母家人的形象与性格。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5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对自己的行为约束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一个完整有趣的小故事,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参与实践——交流探索——引导想象——快乐作画——展示评价。轻松愉快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提出的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本课的创新之处是:发挥精品范画的'魅力,让作业等于作品。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在小候都尝试过吹画,我小时候也玩过吹画,但只是照着书上的作品吹吹玩玩,从没想过这样简单的技法也能创作出神奇的作品,其实美国画家波洛克,他的世界名作,就是运用的这种技法。用简单的技法创作出非凡的作品,这就是艺术的真谛。所以,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让作品感染学生,让学生知道其实画画并不难,只要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多动脑思考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的作业等于作品,并爱上美术课。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