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上教材〈小数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2x3= 5000x17=
20x3= 500x17=
200x3= 50x17=
20xxx3= 5x17=
口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
一、情境导入
1、天里,几位小朋友想一起去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来到商店买风筝。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说(鸟风筝元/只……)(教师顺势板书)
3、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教师顺势板书)
类型单价数量
鸟风筝
鱼风筝
三角风筝
半圆风筝
4、如果他们三位小朋友想买3个鸟风筝需付多少元?怎样列式?
5、学生独立列式。
6、交流想法x3或++。
7、教师适当小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揭示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计算
1、x3等于多少呢?请你自己尝试计算出得数。(教师巡视,并要求部分学生在黑板上罗列不同的计算过程)
2、全班交流各种方法
3、教师指出重点研究以下方法
4、在学生的自主解释过程中教师顺势板书,并重点指出这样做的关键步骤是将元转化成35角,实际上就是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5、用这种方法尝试计算你自己的数学问题,买怎样的风筝,买几个,需付多少元?
6、同桌检查一下。
三、探究算理和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x5=?,提问:“不是钱数,怎样计算?”自主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顺势板书)
3、同桌互说算理
4、请学生观察积,提问:“与相等的小数是多少?”()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计算x8
6、小数乘整数是如何计算的,四人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一 第2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
学生学习目标
1.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
任务一: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任务二:教会学生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检测工具
一、填空。
1,26.4×4=( )+( )+( )+( )
2、把3.67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扩大1000倍是( )。
3、把560缩小10倍是( ),缩小100倍是( ),缩小1000倍是( )。
二、直接写出得数
6.5×10= 0.56×100= 3.78×100=
3.215×100= 0.8×10= 4.08×100=
教学具:口算卡,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
二、民主导入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如果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3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强调“估计”这个词。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2、探索新知
(出示0.72 × 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① 学生独立思考。
②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 汇报演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3、小结:仔细观察乘法算式,你能用你的话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4、练习:结合主题图,提出问题: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风筝呢?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 ……此处隐藏22586个字……p>
小组发言:(1)0.9×3是3个0.9相加,我可以用小数0.9+0.9+0.9,打竖式计算出来就是2.7元
(2)0.9元就是9角,3个9角是27角,就是2元7角,也就是2.7元。
(3)也可以向整数一样列竖式计算
比较:加法和乘法的竖式计算更简单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吃水果引入生活情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然连接起来,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2千克苹果的价钱,学生很容易计算,紧接着抛出3千克甘蔗,也就是0.9×3,是学生没有遇见过的,这时就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而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这个冲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因为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与交流,了解可以有多种办法来算出0.9×3的结果。感受到了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二、主动参与,体验过程。
1、同学们,今天超市西瓜特价,每千克只要2.35元,小明的妈妈要买3千克西瓜,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列式,师板书:2.35×3
你能自己计算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方法简化成加法和乘法,并通过小数加法的计算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感知小数乘整数它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相同,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那如果我们要购买的不是3千克西瓜,而是32千克西瓜,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2.35×32
该怎样计算呢?动手试一试,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你的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认知再次产生了冲突,用加法来计算,显然不够简便,用乘法竖式显然是最优的办法。这样,学生就从多种计算方法中体验到乘法的最优化。
2、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2×122.8×53 103×0.25
告诉同伴,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揭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计算器这个计算工具,学生能很快发现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新课程中提倡的利用计算工具帮助学生寻找规律的很好体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快拳出击
(1)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148×2.3=
148×0.23=1.48×23=
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针对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联系而设计的基本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学生能进一步感知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的相通之处,还能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为以后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2)练一练
3. 70.1 8 4.6 3 5
× 5 × 5×1.3 ×0.2 4
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计算本领强。请同学们在书上完成。校对时,说说是怎样对位的,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
设计意图:在这组练习中,学生除了要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的确定积的小数位数,还要能了解小数乘整数的竖式的对位及写法,即按整数乘法的方法对位并计算,最后点上小数点。这对以后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同学们,你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出下面的结果吗?
0.68×93.24×6532×1.9
54×0.41 1.05×24 0.217×1
请一、二组的同学做第一行,三、四组的同学做第二行,6人板演。做完以后,同桌的同学交换检查,并检查板演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此项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明确列竖式计算的要求、书写格式以后进行的,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而且相互检查,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评价的能力。
2、大挑战
你能算出0.12+0.12+0.12+????+0.12的结果是多少吗?555个交流,说说自己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设计意图:学生能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并正确计算出它的结果。在这里加法变的非常困难,而乘法却显示出它独特的优越性,学生从中体验到虽然算法多样化,但我们还要选择最优的、最适合的方法,这就是多样化基础上的最优化。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什么物体的速度最快吗?
对,是光。它的速度有多快呢?
是每秒300000千米。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只有每秒0.33千米,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的原因了。那闪电离我们有多远呢?
出示:小华看见远处打闪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从打闪起到看见闪电的时间略去不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交流。
设计意图:打雷是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此是非常熟悉的,运用今天所学的小数乘法能计算出闪电离我们有多远,这让学生
感到非常的新奇,在不知不觉中又再次巩固了计算方法,并很好的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增进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上个星期天,高老师开车去苏州乐园玩,苏州乐园里我们家大约有200千米,高老师在出发之前,检查了一下油箱,发现里面还有25千克汽油,而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猜猜看,高老师在去苏州乐园的路上有没有加油?
学生发表意见。
那怎么才能知道高老师到底有没有在路上加油呢?
通过计算就能知道,如果25×6.8大于200说明不用加油,如果小于200就要加油!
学生通过计算证明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这同样是一个生活中经常碰见的问题,通过先猜测,再计算,最后验证,学生经历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也是我本节课所要体现的理念之一。
(3)我当小管家
同学们,平时都是爸爸妈妈买菜作饭,今天想不想自己来当回小管家?下面是今日菜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场的部分菜价:(元/斤)
猪肉青菜鲫鱼虾子萝卜鸡肉卷心菜
7.5 2.5. 8.15.52.8 6.4 1.5
请你和同伴设计一份既经济又营养的菜单,并计算出你们所需要的金额。比一比谁的菜单最合理。然后星期天自己去动手实践,做一个能干的小当家。(如时间来不及,可课后完成)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是问题,学生通过选择,计算,既巩固了所学新知,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实用性。
四、总结全课,课后延伸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
可别忘了回家当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文档为doc格式